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雷州半岛中西部第四纪火山岩的^(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雷州半岛中西部第四纪火山岩的^(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摘要

雷州半岛地区第四纪火山岩广泛分布,但对火山岩形成的时代还存在争议。文章利用高精度的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法对雷州半岛中西部火山岩的年龄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与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划分了2个火山活动旋回。第Ⅰ旋回火山岩呈夹层产于湛江组内部,仅见于钻孔ZKC12中,岩性为橄榄拉斑玄武岩;第Ⅱ旋回火山岩在区内分布最广,覆盖在湛江组之上,^(40)Ar/^(39)Ar年龄为2.02~0.88 Ma,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至早更新世晚期,结合与周围地层的接触关系,进一步划分为4个喷发期。第1喷发期(Ⅱ_(1))规模最大,出露面积最广,形成2个喷发中心,^(40)Ar/^(39)Ar年龄为2.02±0.03 Ma;第2喷发期(Ⅱ_(2))主要分布于锅盖岭和北插一带,^(40)Ar/^(39)Ar年龄分别为1.77±0.03 Ma、1.70±0.03 Ma;第3喷发期(Ⅱ_(3))喷发中心位于火炬农场,^(40)Ar/^(39)Ar年龄为1.51±0.07 Ma;第4喷发期(Ⅱ_(4))岩性以沿裂隙喷发形成的溢流相的玄武质熔岩为主,^(40)Ar/^(39)Ar年龄为0.88±0.14 Ma。火山活动明显受北东向和北西向基底断裂的控制。研究成果为雷州半岛地区火山活动时代、期次和活动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年龄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