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林业科技》 >樟子松育苗与造林技术

樟子松育苗与造林技术

         

摘要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ngolica Litv.)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西伯利亚赤松,是松科松厂的常绿乔木。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国内最早引种单位为辽宁省章古台防护林试验站,引种效果良好。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1963年开始引种,现有樟子松林 1万公顷。樟子松耐寒性、适应性强,可耐零下 40~50℃ 低温,在寒冷地区的干旱沙地上生长良好。樟子松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防风固沙作用强,是我国华北和西北干旱风沙区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以及用材林的重要造林树种。1采种及调制二.1 种子采收 樟子松天然林 15~20年左右开始结实,40~80年大量结实.人工林一般 15年生开始结果,25年生普遍结实。一般情况下可年年结实,丰年间隔期2~4年.樟子松种子在9月中、下旬开始成熟。采种有两个时期,秋季从9月中、下旬开始到11月上、中旬结束;春季从3月上、中旬开始到4月中、下旬结束。一般多是上树采摘球果。1.2 种子调制 樟子松球果坚硬,不易开裂,从球果中取种子困难。通常采用露天晾晒和室内加温的方法使种子脱粒。在室内加温烘于,室内温度要保持在50~55C(以上层为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