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雎》主题的演变及其现代性指向

《关雎》主题的演变及其现代性指向

         

摘要

自古及今,《关雎》的阐释大致呈现出由繁到简、由道德化到世俗化的演变趋势.传统阐释所谓的"后妃之德""康王晏起"等美刺说教,弊在牺牲文本,失于教条,却充满强烈的兴亡之感和忧患意识;现代中外阐释无不颠覆经学,出离文本的编排之义,强调人的个性,致力于探讨诗歌的语境和字面意义,视之为爱情诗,甚至是单相思,不免限于庸俗.其实,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现代性阐释既应该尊重诗歌的上下文语境,也应该重视《诗经》文本的编诗之义,并结合新时代的需求,阐释出新的主题内涵,既符合文学审美,又益于精神陶冶,而"君子之德",即君子文化氛围下爱的奉献,正是这种审美追求下的现代性指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