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校教育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假设与实践意蕴

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假设与实践意蕴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下中国高校普遍面临的一项实践性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师生充分参与.只有证明创新创业教育关乎每个师生的切身利益,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参与热情,为此就需要进行哲学审辨.研究发现,创新与创业关乎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实现,均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双重含义,且以个体性为本,而人们往往偏重其社会性而忽略其个体性.从个体意义看,创新即实现自我超越,创业即追求理想价值实现;从社会意义看,创新是指实现了科技突破,创业是指获得了经营成功.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关注个体创新创业潜能开始,经过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才能达到发明创造与经营成功的终点.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包含七个关键能力,即目标确定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大胆尝试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把握机遇能力、规避风险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此七者不仅构成一个序列,而且循环上升,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创新带动创业”、“创新创业融合”和“创业引领创新”三种类型进行突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