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化领导权”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产格局

“文化领导权”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产格局

         

摘要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生产,不仅充当着文化领导权争夺战中的重要信息媒介,也是文化领导权的统治实践产物.实施文化领导权争夺战的“有机知识分子”,因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左翼、启蒙与民间三种基本类型,他们集体性的通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主题的文学生产实践,对民众进行着幻化与引导,以此进行着自身文化领导权的“构建”.当权力主体在权力格局中取得相应的文学话语权之后,则再次通过文学生产进行着最大化的权力“维持”,由此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思潮面貌和美学风尚.因此,中国文学百年来的发展,背后的操控力量来自于不同意识形态主体阶层对文化领导权的掌控与更迭.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从权力争夺战的视阈出发,对我们重新认知中国文学的发展动因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