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低场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出血100例分析

低场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出血100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低场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出血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通过采取磁共振观察患者病情。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2例为慢性期,MRI结果显示T1W1/T2W1是高信号,其中T2W1像血肿边缘表现提示为环状低信号。有48例为急性期,经MRI检查结果显示,T1W1为高信号,T2W1为低信号。脑血肿中心位置明显提示该信号,说明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脑血肿症状,医生可判断为脑出血。有7例脑出血患者为超急性期,通过低场强核磁共振扫描后显示,T1W1像和T2W1像均呈现略高信号,也正从此图像说明患者病灶周围脑组织已出现轻微水肿症状。MRI扫描图像无特殊变化后则对患者采取CT检查。有33例患者为亚急性期,其中12例患者经MRI检查后得知,T1W1和T2W1像周边为高信号,而中心则为低信号。对其他21例患者检查后得知,其脑水肿T1W1和T2W1均呈现高信号。结论:脑出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其低场强核磁共振成像也有着显著特征。其中超急性期脑出血成像则缺乏典型特征性,需要临床医生结合CT扫描诊断病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MRI图像则呈现如高信号等显著性特征性改变,医生可直接判断患者病情程度。由此看来,核磁共振在诊断脑出血时因其是多序列和多方位等优势为临床医生可靠且有效参考依据,更是传统影像学无法相比的优势,对患者治疗以及预后等情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