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京顺医院在2019年度1月—2020年度10月期间中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核磁共振影像诊断、CT诊断,分析并且对比各项指标。结果: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CT,P<0.05;CT影像表现分型:主要分为中央型、外侧型以及侧后型,在中央型中一般是位于中线,外侧型是指已经突出了中心位置并且位于椎管外,人体伴有严重的神经根压迫症状,侧后型一般是指在中线两侧椎管;直接征象:(1)腰椎间盘后缘呈现软组织阴影情况,而腰椎间盘的形态不一、同时边缘规则以及密度一致,(2)人体突出的腰椎间盘具有钙化、腰椎间盘大小不一、腰椎间盘形态不一等情况,(3)人体椎管硬膜外呈现游离的髓核碎片、而密度与硬膜囊相比,显著增高。M R I影像表现:(1)T1WI呈现变性间盘和信号强度相同,和低信号呈现一种鲜明的对比,T1W2上突出物和高信号的硬膜囊对比较为清晰,(2)MRI矢状面图像能对髓核碎片进行定位,在椎间隙下方或者椎间隙上方,(3)患者髓核疝内伴有线形高信号,是由于血流缓慢所致。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取得显著的诊断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