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少年主体身份构建之路——解读《飞逸》与《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

少年主体身份构建之路——解读《飞逸》与《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

         

摘要

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少年小说《飞逸》《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打破了传统的"归家"式印第安写作策略。这两部小说分别刻画了少年主人公青春痘、阿诺的成长磨难和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心理变化历程。作者采取互文对话的多元叙事策略以及多元交织的对话模式,通过对性的直白描写以及相片意象的运用,以及故事本身充满魔幻色彩的穿越情节、文本交织着漫画等写作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其核心是围绕少年主体身份多向度建构展开,从自我接受到政治身份的建构。这两部少年小说从思想内容上突破了阶级种族的限制界域,体现了作者宽广的人文关怀,是族裔文学创作及研究的新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