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车身语”的存在主义美学解读

“车身语”的存在主义美学解读

         

摘要

存在主义美学从19世纪末开始逐渐成为西方思想界的重要潮流,其影响至今不衰。它的基本特点是从人本主义角度考察美学问题,把关学与现实世界、社会伦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人类的觉醒、人类的全面解放与社会和谐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车身语”是当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存在主义美学的理论支撑下,我们能从中解读出关于现代人存在的种种问题:“车身语”作者将审美关系指向他人,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与他人随时随地的冲突。主体存在状态是“烦”(包括“烦心”与“麻烦”)与“沉沦”(包括“闲言”和“两可”)以及“怕”。车主将自由视为主体存在的价值,通过“车身语”表达了企盼通过机会平等和自由选择来改变人生道路的诉求。“车身语”的主要审美形态是喜剧,它常运用双关的巧妙构思,突出审美的娱乐功能,对频仍的都市焦虑症起到化解作用。“车身语”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是对存在的领会,是一种艺术性的介入。它在对生存境遇的反思中呼唤着人性的关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