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克拉玛依学刊》 >道德上恶的人能否并且如何行善——试比较康德宗教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人性观

道德上恶的人能否并且如何行善——试比较康德宗教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人性观

         

摘要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了人性中善恶共居的概念,认为人具有向善的禀赋,但同时具有趋恶的倾向。康德特别强调了人故意采纳非道德的准则以追求自利的倾向.并称之为人性的根本恶。康德的人性观与基督教对人性的理解有相似之处。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从而具有善良的本性,但由于亚当的堕落.人同时又是罪人。道德上恶的人能否并且如何行善.成为了康德和基督教教义共同需要回答的问题。康德提出重建人的善良禀赋和培育道德情感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过错问题。基督教义则认为,通过神的恩典和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才能解决原罪问题,所以只有神的爱与恩典,才是人向善的终极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