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父亲的意义——儒学思想体系下张爱玲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

父亲的意义——儒学思想体系下张爱玲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

         

摘要

张爱玲的一些小说中,出现了不同类别的父亲写真,这些父亲形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父亲呈现,其几乎是一种历史过程,一种文化思想的转变.结合张爱玲评传、剧本、散文集、书信、随笔等有关资料,重新审视张爱玲小说《半生缘》《金锁记》《小团圆》中塑造的纨绔、弱化、缺席这三类父亲形象,并将此形象置于儒学思想体系之下加以思考时,不难发现这三类父亲的写真,体现了建立在宗法封建社会基础之上的孔学儒家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被取代和颠覆的悲惨局面.张爱玲也以缺席父亲家庭中的人物命运叙述,为儒家伦理唱出了最后的挽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