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BNN6@PEG-HCuSNPs纳米粒子的构建及抗结肠癌实验效果验证

BNN6@PEG-HCuSNPs纳米粒子的构建及抗结肠癌实验效果验证

         

摘要

目的:构建BNN6@PEG-HCuSNPs纳米粒子,同时观察其小鼠体内外抗结肠癌效果。方法:水热反应构建BNN6@PEG-HCuSNPs纳米粒子,体外观察BNN6@PEG-HCuSNPs的光热、光动力以及气体治疗效果,选取CT26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T26细胞对BNN6@PEG-HCuSNPs的摄取,DCFH-DA荧光探针检测BNN6@PEG-HCuSNPs对CT26细胞释放ROS的影响,DAF-FMDA荧光探针检测BNN6@PEG-HCuSNPs对CT26细胞释放NO的影响,BBoxiProbe荧光探针检测BNN6@PEG-HCuSNPs对CT26细胞释放ONOO-的影响,Calcein-AM和PI检测BNN6@PEG-HCuSNPs对CT26细胞存活的影响。取雌性Balb/c小鼠肿瘤建模,当肿瘤体积生长到约150 mm 3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对照组、Laser组、PEG-HCuSNPs组、PEG-HCuSNPs+Laser组、BNN6@PEG-HCuSNPs组、BNN6@PEG-HCuSNPs+Laser组。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尾静脉分别在第0和3天向对应的组注入生理盐水或20 mg/kg的BNN6@PEG-HCuSNPs纳米粒子,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和重量,HE染色分析细胞结构、TUNEL分析细胞DNA碎片和Ki-67抗原染色。结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核磁氢谱显示成功合成了BNN6@PEG-HCuSNPs纳米粒子。BNN6@PEG-HCuSNPs能够被CT26细胞有效内吞,BNN6@PEG-HCuSNPs在联合NIR-Ⅰ照射之后,在细胞水平能够稳定且有效的产生ROS和NO,并且二者经过进一步氧化反应生成更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氮成分ONOO-。Calcein-AM和PI结果显示BNN6@PEG-HCuSNPs在NIR-Ⅰ照射下能够引起肿瘤细胞CT26的凋亡进而达到治疗作用,且不会对HUVECs细胞和CT26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光声成像监测显示BNN6@PEG-HCuSNPs能聚集在肿瘤部位,BNN6@PEG-HCuSNPs联合NIR-Ⅰ所产生的光热/光动力/气体治疗对肿瘤抑制作用优于其他组。TUNEL结果显示BNN6@PEG-HCuSNPs+Laser组所引起的大量肿瘤细胞凋亡而出现较其他组更为明显的绿色荧光;Ki-67抗原染色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Laser组、PEG-HCuSNPs组、BNN6@PEG-HCuSNPs组和PEG-HCuSNPs+Laser组,BNN6@PEG-HCuSNPs+Laser组的中阳性核数量减少最为明显。结论:BNN6@PEG-HCuSNPs纳米粒子小鼠体内外抗结肠癌效果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