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黔滇交界区坡耕地分区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

黔滇交界区坡耕地分区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

         

摘要

针对长江上游黔滇交界区坡耕地特点,提出相应的分区治理模式并评价了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生态区光叶紫花苕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1 845.75kg · hm-2,青蒿为23 968.50kg · hm-2,可为经济区提供20 000kg有机肥、756kg氮、130.57kg磷、970.3kg钾、3 000m3浇灌用水;经济区大豆和小麦产量之和为4 459.28kg · hm-2,与试验前全部种植粮食作物的坡耕地相比增加20%,产量与有机肥和水分用量间呈对数函数关系.经济区大豆和小麦收获时,0~20cm耕作层每公顷分别库存氮2.45t、2.49t;磷3.51t、3.48t;钾15.46t、15.33t.大豆和小麦种植分别从土壤中吸收氮187kg、92kg;磷25kg、8kg;钾119kg、65kg,生态区最少要为经济区补充氮167kg、85kg;磷31kg、7kg;钾131kg、57kg才能满足有机肥效函数对应最高产量的养分需求,维持氮、磷和钾的营养平衡.生态区和经济区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幂函数关系,土壤累计渗透量与渗透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