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牡丹江大学学报》 >《歧路灯》中浮浪子弟的善恶之象背后的r 现实意义

《歧路灯》中浮浪子弟的善恶之象背后的r 现实意义

         

摘要

明清小说中,《歧路灯》可谓稀品,它视角独特,以真实再现生活为原则,力戒古代小说的传奇色彩和媚俗倾向.与我们熟知的小说不同,《歧路灯》以人物善恶为品评,善与恶自然流露于笔端,没有过于主观性的描写,也无需过多赘述,善恶之象便已分明.善与恶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谭绍闻、夏逢若、盛希侨虽恶,却不觉得可恨,在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的熏陶下,他们的善随处可见.这种善恶与西门庆、高俅等人截然不同,本性之善,在《歧路灯》中处处可见,没有特意的笔墨,便已明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