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琴谱初编》绪论

         

摘要

明代中后期金陵地域的琴坛产生了"江派",代表人物有谢琳、黄龙山、杨表正和杨抡,他们都纂有琴谱,著有琴论,影响了早期金陵琴派的琴学走向,也奠定了江派在当时琴坛的突出地位。"江派"之后,清初庄臻凤和韩畕成为代表性的金陵琴家。他们各有传人、传谱,产生了一批很有影响的金陵琴家。康熙年间,庄臻风的《琴学心声谐谱》首次以"白下"称谓金陵地方琴派;而韩畕的再传弟子,金陵琴人沈琯的《琴学正声》,则首次以"金陵"明确称呼金陵地方琴派。这是金陵琴派成熟时期的重要标志。金陵琴派继承发扬了"江派"谐谱度曲的艺术传统;同时"北韵""南音"兼收并蓄,取法有源,精于用指,善于取音,形成了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为琴学原则,以苍古醇穆,刚柔并蓄,参序有节,抑扬有纪,蕴藉有情,含蓄有韵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金陵琴学一时之盛",在当时的琴坛上呈现出金陵、琴川双峰并峙的局面,其影响既广且远,以至于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