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体·相·用:音乐学写作的中国范式

体·相·用:音乐学写作的中国范式

         

摘要

本文思考如何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展开音乐学写作的相关问题。现代音乐学写作是在感性和理性的二维坐标下运用理性语言完成的。这种写作模式的优点在于逻辑严密、论证透彻,但无法表述我国传统音乐中的"道"本体。我国传统的音乐学写作采用以"感性"和"悟性"为坐标的写作模式,且多用"立象尽意"的"意象性语言"进行表述。这种写作模式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特质和审美习惯,但由于忽略理性维度,缺乏逻辑性,不利于现代人的理解。因此,当前针对我国传统音乐作品的音乐学写作可以将这两种写作模式综合起来,形成一种"体"、"相"、"用"相结合的三维写作范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