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支遁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交融中的学术史意义

支遁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交融中的学术史意义

         

摘要

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相互交涉和激扬的思想背景中,在与名士公卿交游清谈的学术环境下,具有名僧与名士双重特征的支遁在般若学上立即色义,在庄学上创逍遥义,在魏晋学术发展史进程中表现出过渡性的特征并成为关键性的一环.支遁即色义的理论水平介于僧肇不真空论和道安本无义之间,在玄学的影响下部分的掌握了般若学的原理;其逍遥义则是在般若学的影响下对庄学的理解,既不同于原来意义上庄子逍遥游.又不同于向、郭"援道入儒"所创建的具有儒学底色的庄子注中的逍遥义.支遁二重性的精神人格和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在学术界引领时代潮流的旗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