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闻研究导刊》 >爬梳《中国农村》抗战中的编辑与发行

爬梳《中国农村》抗战中的编辑与发行

         

摘要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众多杂志的编辑与发行工作受阻。如何进行编辑与出版,保障战时的精神食粮,成为众多杂志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中国农村》1934年创办于上海,是抗战时期前往内地发行的重要进步期刊之一。该刊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以研究农村问题为主旨,深受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影响。杂志前期以“现实化”“通俗化”“深刻化”为编辑方针,随着抗战的深入,上海同内地的文化联系几近断绝,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全国性乡村工作指导刊物,《中国农村》选择深入内地,为图生存不得不采用“游击式”的出版策略,先后辗转南昌、长沙、汉口、桂林等多地出版。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爬梳这一时期的《中国农村》所刊载的文章以及相关文献史料,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编辑与发行策略,讨论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下,《中国农村》的编辑与出版人员如何坚持为农村工作者提供重要文化食粮而辗转多地办刊发行。文章旨在揭示《中国农村》作为连接乡村工作者与乡村问题研究者的桥梁,在这一时期作出的贡献,及其在抗战时期对农村舆论动员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乡村建设者中传播所付出的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