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温病邪伏膜原证治初探

温病邪伏膜原证治初探

         

摘要

"膜原",古人将其亦称"募原"。始见于《黄帝内经》[1]。古代医家对膜原部位的认知相对含糊,给现代临床辨治带来诸多不便。现代膜原证辨治,其发展方向趋于多样化,理论运用范围也被扩展。本文就膜原的概念、部位,邪伏膜原证的治疗及其传变与吴氏达原饮的组方规律进行阐述。1"膜原"概念、部位及功能“膜原”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膜原”,指病邪在人体内所潜伏的场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