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川北医学院学报》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伴发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伴发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伴发脑梗死的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2例动脉瘤导致SAH并发DCV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头颅CTA或MRA是否伴发迟发性脑梗死(DCI)分为梗死组(n=25)及非梗死组(n=4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H后DCVS患者发生DCI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Fisher(以II级上下为分组)分级、Hunt-Hess(以II级上下为分组)分级手术时间窗、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宽度(SD)、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mR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梗死组mRS评分<4分患者占44.00%,4分≤mRS评分<6分占52.00%,死亡率占4.00%,与非梗死组比较(mRS评分<4分占78.72%,4分≤mRS评分<6分占17.02%,死亡率占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mRS评分、手术时间窗、纤维蛋白原及DCVS痉挛程度均是SAH后DCVS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SAH并发DCVS应早诊断、早治疗并缩短手术治疗窗时间,术后关注患者血压、血凝等指标可降低预后DCI的发生,降低致残或致死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