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非标示量血液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分析

非标示量血液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分析

         

摘要

目的利用非标示量血液制备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LD-AS红细胞),观察其在不同时间内血液的质量变化,探讨非标示量血液再利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心血站所采集的30袋非标示量血液作为实验组,制备成标示量1U的LD-AS红细胞形成实验组;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本血站的30袋标示量为1U的正常去白悬浮红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液容量、期末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 content)、白细胞残留量,在血液不同保存期内的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六次测量血液样本中的pH值、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保存期末计算血液的溶血率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中血液容量、Hct、HGB、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期末溶血率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中测量的pH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f-Hb在血液储存7天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内2,3-DPG含量在血液储存第7天、28天、3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的pH值、血浆f-Hb、红细胞内2,3-DPG,随着其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明显差异(P<0.05)。储存期末对每袋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非标示量血液制备成1U的LD-AS红细胞后,血液质量检测结果均达到《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简称《国标》)所规定的标准。但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实验组血液中的pH值、血浆f-Hb、红细胞内2,3-DPG指标与对照组会出现一定变化。因此为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有效性,故推荐非标示量LD-AS红细胞在制作成1U的LD-AS红细胞应在21天内临床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