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从结构性依赖到制度性认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

从结构性依赖到制度性认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

         

摘要

在市场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下,理论方面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发展走向经历了“转型崩溃论”与“结构适应论”的争论.两种争论指向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否成功塑造稳定的制度性认同,它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趋势.制度性认同主要包含宪法主导下生成混合型的国家认同,政治制度化过程塑造赞成性的国家认同,现代国家福利体系塑造归属性的国家认同三大基本内容.经历了革命年代和改革年代的变迁,中国的国家治理在不同领域内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即依赖经济发展绩效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有限度地吸纳社会的监管型国家治理方式、有限多元的混合型治理的国家认同模式.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已具备制度性认同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即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众化与共识性,公众参与的制度化与有序化,官僚体系的理性化与技术化.从发展条件看,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型发展仍需要构建现代性的维度与相应的支持性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