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中、 韩、 美实施 《海关估价协议》的立法与执法比较——从涉特许权费、 软件费、 生产援助的热点案件说起

中、 韩、 美实施 《海关估价协议》的立法与执法比较——从涉特许权费、 软件费、 生产援助的热点案件说起

         

摘要

特许权费、 许可证费、 软件费、 海关法上的援助等项目是否应当计入进口商品的完税价格,是近期海关估价的热点问题,在其他入世较早的国家中也是争议焦点.经过对中国、 美国和韩国实践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偏离了 《海关估价协议》,存在双重征税.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的确有将货款作为特许权费进行支付降低税负的动机,但是不能因为企业的这种冲动就把所有的特许权费计入到成交价格之中,因为这种做法必然会造成同一种费用既被作为货物又被作为服务处理的矛盾和冲突.许多跨国公司及科技企业的发展也都会因为这项政策而受到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海关有强烈的意愿要扩大 《海关估价协议》 项下的补税,特许权费成为关注的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