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草与文学:清人笔下的“淡巴菰”

烟草与文学:清人笔下的“淡巴菰”

     

摘要

自15世纪欧洲殖民者在南美知晓"淡巴菰"(烟草)及其吸食之法以来,它便迅速流传全球。万历年间,它由多条线路进入中国,很快便南北风靡,并成为农业生活的一部分,词人骚客之讽咏也在在皆有。但是,相比于学界对酒、茶、樵等与文学之关系的论述,"淡巴菰"与中国文学之关系则可称全然被漠视。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讨论其与名公巨卿、与江南文人、与妇女以及与笔记小说之诸重关联,得出结论如下:首先,清代之文人,因不知"淡巴菰"来自远西之美洲、欧洲,而以为乃吕宋所产,故未曾因其为远西之物而有意排斥、厌恶之。其次,"淡巴菰"传入中土不久,国人对其利弊两端便有清楚认知,禁烟之举,历朝皆有,恶烟之人,屡见不鲜,然而烟草并未与之俱绝,故全祖望所云"仁草"之辩,似仍有其合理性。最后,对于士人而言,"淡巴菰"有催发灵感、润绵诗文之力,故嗜之者尤甚,然总体而言,付诸歌咏者不多,相比于咏唱酒茶之浩瀚篇章,有关"淡巴菰"的叙述、吟咏仍显数量匮乏。"淡巴菰"之于清代文学,其催发灵感、滋育巧思的间接"贡献",远大于对其自身的直接描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