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我国PPP模式的功能异化、根源与解决方案

我国PPP模式的功能异化、根源与解决方案

         

摘要

PPP模式的制度移植与我国的制度环境存在不适应性。在调整不适应性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关键的行动者,对PPP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效果发挥实际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背离中央政府推广PPP模式的初衷,将PPP的多元价值"创新"为单一的融资功能,并借助融资功能实现建设资金的投资和筹集,这直接导致PPP制度功能的异化和乱象丛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异化为政府违规举债工具,这是地方政府"双向代理"角色冲突的结果。我国PPP模式的"正本清源",必须以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二元角色"为切入点,以公共服务领域央地利益协调为核心,强化PPP制度的约束性指标体系,完善配套制度的技术支撑,以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和规范地方政府PPP实践,通过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和治理水平推动PPP模式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