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地之心”的文学理论价值

“天地之心”的文学理论价值

         

摘要

"天地之心"最早是由《周易·复》卦提出来的,反映了天地运行的一般规律,是自然哲学观的呈现。而神道设教的汉代新儒学以为,阴阳推动的日月星辰变化、四`季更替等潜藏了上天的意志,使"天地之心"成为"天"之主观能动性的产物,从而影响了汉代经学乃至文学理论的阐发:圣人由阴阳五行精气构成,精神与天地相通,感天地之动而制作六经,故六经承载着"天地之心",也蕴含圣人之心;圣人饱含深情撰作六经文字,流露着天人的自然性情,是人的情感的真实反映;而具有载道意义的六经之文蕴含"言之文"的属性,是作为文章的内在需求自然形成的,即"天地之心"的自然反映。总之,从内容到语言,六经都是"天地之心"的产物,从而完成一个哲学命题、政治命题向文学命题的理论过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