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探微——基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文本的诠释

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探微——基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文本的诠释

         

摘要

传统儒家伦理学的核心是修身之学,思想家们把个人品德修养、品德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而不遗余力地构建他们的品德论体系。重温《论语》、《孟子》、《荀子》等经典文本,不难发现,儒家诸子在品德内容上形成了各有偏重的德目体系,在品德结构上达成了对知、情、意、行等内在要素的一致认可,在修德途径上主张好学慎思、自省慎独、知行合一、推己及人等修养方法,在外部条件上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系统梳理和深层剖析这一品德论体系,吸取和借鉴儒家个人品德思想资源中的积极形式和内容,对于强化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仍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