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庸》的精神价值与当代意义——《大学》《中庸》讲演录(之四)

《中庸》的精神价值与当代意义——《大学》《中庸》讲演录(之四)

摘要

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学观念和践行标准。《中庸》史论结合,纵横交错,通过开掘个体身心修为之维,将外在事物和天地大道相合相生,显示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性和践行性。中庸之道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均注重适度与均衡,在人道与天道相合中努力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中庸之道与中国思想史上的其它重要范畴组成一种话语系统,诸如"执中"、"中行"、"中节"、"中用"、"中立"等,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哲学话语,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个体修为和中国文化和合精神的延伸。《中庸》的文化精神内核仍有相当的合理性。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而作为个体心性修为的儒学,和重视返身而诚精神生态平衡的儒学,可能具有更宽更大的国际意义。中庸思想在现代性的困境和现代性的恶果中,将以其自身不偏不倚不极端的思维方式、中正平和的价值构成,抵制放纵情感欲望和唯理性的偏颇,坚持辩证看待社会和人生,透析人性的弱点,使人类重新看待东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避免现代性的误区。《中庸》一书时代的合理性大于历史的局限性,书中精彩高远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其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智慧在今天更显出了精神魅力,值得阐释和发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