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于《文选》分体之三十九类说与其研究方法问题——《〈文选〉分体三种说论衡》之三

关于《文选》分体之三十九类说与其研究方法问题——《〈文选〉分体三种说论衡》之三

         

摘要

《文选》分体原既有"移",亦有"难",即其所分本为"三十九类"。今存《文选》,无论是李善注与"六臣注"之种种宋刻本无"移"、"难",还是"五臣注"之陈八郎本与朝鲜正德本缺"符命"、"史述赞",均为流传过程中所造成的。从"史"之角度说,日本学者斯波六郎之贡献不应被遗忘,尽管其《九条本文选解说》未提及《文选》的分体如何。从方法论的层面上说,研究《文选》分体,需结合"显内证"与"潜内证",而后者只有在《文选》为正常完成之书这一前提下才具有必然意义;所依证据,当先"验"其有无问题;不要将两回事当一回事,并需注意从出发处辨"路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