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外科杂志》 >创伤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特征及高危因素Meta分析

创伤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特征及高危因素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Meta分析国内外创伤后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特征、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为创伤治疗过程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对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构建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检索,将不同关键字进行组合查询,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SCI、OVID及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1997年12月—2017年12月发表的文献,选择语言种类限制在中文和英文,按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综合各文献的统计指标比值比(OR),文献总结后的结果使用相对应的统计学指标进行描述.结果 最后纳入8篇中英文病例-随机对照文献,因创伤后继发IFI 772例.总感染部位772例次,其中呼吸道(36%)、泌尿道(26%)、消化道(21%)位居感染前三;念珠菌(52%)、酵母菌(37%)、隐球菌(17%)是造成创伤后侵袭性感染的主要菌种;IFI混合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2%)、大肠杆菌(27%)、铜绿假单胞菌(16%).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49%)、中性粒细胞升高(31%)、白细胞增多(35%)等.结论 呼吸道和泌尿道为创伤后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单部位;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酵母菌、隐球菌,以手术清创与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治疗为主.

著录项

  •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28-534|共7页
  • 作者单位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01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创伤外科学;
  • 关键词

    创伤感染; 真菌; 高危因素; Meta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