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现代汉音俄拼体系的形成历程考察

现代汉音俄拼体系的形成历程考察

         

摘要

在俄罗斯汉学史上,用俄语字母拼写汉字读音的系统化与规范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18世纪初进驻北京的俄罗斯东正教使团开了制订传统汉音俄拼体系的先河,19世纪末将其固定在“巴拉第拼音体系”中,20世纪初继续完善。十月革命后,列宁开展少数民族文字拉丁化扫盲运动。瞿秋白等中共学者与苏联汉学家合作,为远东华工研制拉丁化新文字,推动了汉字向拉丁化发展。斯大林当政时,要求把新创的拉丁字母文字全部转成俄语字母。苏联汉学家或重新设计,或沿用革命前的汉音俄拼体系。1958年中国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实现了与国际汉语的接轨。现代汉音俄拼体系随之形成,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的汉语教学与汉学发展,并为中俄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