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拍弹'的结构样式及张力

'拍弹'的结构样式及张力

         

摘要

学术界对9世纪上半叶在京城长安影响很大的"拍弹",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郭沫若认为它是波斯语的对音,和<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无关,庄永平认为它是一种外来音乐,与印度弹拨乐器"弹布尔"的传入有直接关系,这些似乎都不足以令人信服.事实上,"拍弹"作为一种唐代的演唱艺术与当时"拍"的概念密不可分,并以唐时节拍的程式性变化而独树于时代,更对我国"拍式"(而不是节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