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41例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41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1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禽鸟类接触史、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实验室检验、就诊经过、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41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5~70岁,有明确禽鸟接触史12例(29.26%),艾滋病患者4例(9.75%),合并基础疾病23例。所有患者均出现头痛症状,发热35例(85.36%),其中12例为高热(29.26%);脑膜刺激征阳性35例(85.36%),复视、视力下降15例(36.58%),听力下降5例(12.19%),精神症状4例(9.75%),意识障碍4例(18.29%)。10例患者曾误诊为其它脑膜炎。38例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92.68%),脑脊液蛋白增高者37例(90.24%),墨汁染色阳性者40例(97.6%),隐球菌培养阳性者18例(43.9%)。41例患者中,17例接受AmB(或AmB脂质体)+5-FC+氟康唑联合治疗,15例接受AmB+氟康唑(剂量400mg)联合治疗,6例接受AmB(或脂质体AmB)+5-FC联合治疗,3例单用AmB脂质体。14例患者接受侧脑室引流术,其中10例患者同时接受侧脑室注射AmB治疗。治愈6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73.17%。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可发生于免疫力正常及无流行病学史的患者。该病误诊率高,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率低,需多次培养。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联合治疗安全有效。早发现,早治疗,足量,足疗程和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