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管花肉苁蓉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

管花肉苁蓉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

         

摘要

我国有5种肉苁蓉,分别为沙苁蓉(C.sinensis Back von Mannag)、肉苁蓉(又称荒漠肉苁蓉)(C.deserticola.Ma)、兰州肉苁蓉(C.1anzhouensisz.Y.Zhang)、盐生肉苁蓉[(C.salsa((C.A.Mey.)G.Beck.)]和管花肉苁蓉(C.tubulosa)。荒漠肉苁蓉是历代本草记载的品种,也是《中国药典》最早收载的品种,其在新疆、内蒙、宁夏、甘肃广为分布,寄生于梭梭。盐生肉苁蓉在上述4个省区亦有分布,寄主有琵琶柴、盐爪爪、白刺囊果碱蓬等。管花肉苁蓉在我国主产于新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区,其中以和田地区民丰、于田、皮山、墨玉县产量最大,生于水分较充足的柽柳丛中及沙漠地带,常寄生于柽柳属(TamarixL.)植物根上,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印度及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也广泛分布。自2005年管花肉苁蓉被《中国药典》收载以来,对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对管花肉苁蓉的药理作用、资源、应用状况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综述如下。1

著录项

  •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7期|878-880|共3页
  •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新疆分所,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新疆分所,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新疆分所,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新疆分所,乌鲁木齐,83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药材的采集、加工;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