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乡医学院学报》 >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建股骨偏心距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6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股骨偏心距是否得到重建将患者分为重建组(n=54)和非重建组(n=22).比较2组患者髋外展肌力臂、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双下肢长度的差异,并分析影响重建股骨偏心距的因素.结果 术前2组患者健侧和术侧股骨偏心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重建组患者股骨偏心距与未重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髋外展肌力臂、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3、6个月2组患者髋外展肌力臂长(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高(P<0.05),髋关节活动度大(P<0.05);与未重建组比较,术后1、2、3、6个月重建组患者髋外展肌力臂长(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高(P<0.05),髋关节活动度大(P<0.05).术前2组患者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髋臼外展角、前倾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重建组和未重建组双下肢等长患者比例分别为88.89% (48/54)和45.45% (10/22);重建组患者双下肢等长患者比例高于未重建组(x2=16.319,P<0.05).在一定范围内,股骨偏心距与髋外展肌力臂、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r=0.549、0.341、0.427,P<0.001).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可增加髋关节外展肌力臂和髋关节的稳定性,恢复患肢长度,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