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农学卷》 >红肉桃杂种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红肉桃杂种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摘要

以红肉桃与不同果肉颜色类型7个杂交组合为试材,分析了F1代果肉色泽、果实生育期、果实大小、风味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从果肉色泽看,红肉(♀)×白肉(♂)、白肉(♀)×红肉(♂)、黄肉(♀)×红肉(♂)和红肉(♀)×黄肉(♂)4种类型的7个组合F1均为红肉或白肉,269株后代中红肉总数为124株,白肉总数为145株,比例约为1∶1;卡平方测验红肉是由独立基因控制的,属于质量性状,对黄肉也是完全显性的。从果实成熟期看,生育期短(♀)×短(♂)的2个组合89株后代中有22.47%的后代早于早熟亲本,中(♀)×短(♂)的2个组合的72株后代中有34.72%的后代早于早熟亲本,短(♀)×长(♂)或长(♀)×短(♂)的3个组合的108株后代,仅获得9.26%的后代早熟亲本。从单果重看,小果(♀)×大果(♂)组合没有获得大果的单株;中果(♀)×小果(♂)组合获得大果也极少,占2.94%,中果较多;中果(♀)×大果(♂)、大果(♀)×中果(♂)的组合中,后代获得大果的几率相对较大,约占12.64%。从果实品质看,可溶性固形物有下降的倾向,可滴定酸含量有上升的倾向,而且后代可滴定酸的组合遗传力在所有性状中最大。从核粘离性看,7个组合269株后代中,离核有150株,占55.76%;半粘核有63株,占23.42%;粘核有56株,占20.8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