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

         

摘要

cqvip:脱胎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采桑女”形象,以汉代为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旨趣和艺术风貌。作为这一形象的艺术原点,上古“采桑”主题的文图叙事记录了先民生产、繁衍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是生殖崇拜和神巫祭祀等原始思维的产物。自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主流话语起,通过“寓教于事”和“女师规训”两大示教方式,封建女教在不同时空的兴替变迁,尤其是这一传统自上而下的延伸渗透,深刻影响着采桑女形象的艺术变革进程。反之,从刘向标榜“女德楷模”秋胡妻开始,无论秦罗敷这类由汉代官方文化着意塑造的贵族“好女”,还是河西魏晋墓葬中具有写实功能的“采桑”题材画像砖,及至唐代变文讲唱、晚近戏曲表演等公共化形象艺术对“秋胡戏妻”故事的层累演绎等,封建时代诉诸文本、图像甚至舞台等艺术载体的采桑女叙事,其实无不以主张和传播“德言容功”“贞节大义”等女教知识为首要主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