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芽期耐盐相关的同源和候选基因

         

摘要

土壤盐害影响了全球6%以上的陆地面积,并导致了大量的农作物减产。盐害主要通过渗透和离子胁迫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植物相应地通过渗透调节、转移或外排积累的钠和氯离子以增强适应性。目前,生产上尚未有实用、经济的方法治理盐害,因而最为可行的途径是增强植物自身的耐盐性。盐胁迫严重抑制种子萌发,而作为全球第四大禾谷类作物的大麦与其他谷物相比耐盐性更强。本文综述了大麦芽期耐盐性的遗传机制,总结了已报道的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和功能基因,比对了拟南芥、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中耐盐候选基因在大麦中的同源基因并映射到参考基因组。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三个耐盐功能基因家族的遗传多样性,包括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类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体激酶和水通道蛋白。上述三个基因家族在植物中都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但DREB家族在大麦中的多样性高于水稻和小麦。后续研究中,芽期耐盐性的简便筛选方法仍有待开发,耐盐基因及相关机理机制仍需鉴定、验证,并整合到栽培品种中,以实现盐土上作物的生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