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州大学学报》 >算法价格歧视的法律属性与规制路径——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阈

算法价格歧视的法律属性与规制路径——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阈

         

摘要

为正确认识算法价格歧视行为,需要着重从定义、定位与定则三个维度,分析其内涵特性、法律属性与规制规则。首先,在定义方面,算法价格歧视行为产生于数字经济时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格歧视,这一行为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更具复杂性与隐蔽性。其次,在定性方面,算法价格歧视不符合《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六项所要求的构成要件,也未造成显著的竞争损害,不具备垄断行为的本质。但这一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关于经营者告知义务的规定,严重侵害了普通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应被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最后,在定则方面,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相关法体系之下对这一行为予以规制,要完善相关民事制度,以保障单个消费者的权益救济;强化行政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第三方机构,健全行业监督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