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图书与情报》 >一个活跃的农村文化站

一个活跃的农村文化站

         

摘要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逐步完善、落实,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日益繁荣,农民生活逐年改善,生活不再是"三头"(炕头、地头、锅头)老程式了。生活富裕了,他们要求有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丰富生活内容,焕发精神,促进生产。为了适应当前农村变革的新形势,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兰州市各县、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截至1985年底,全市已建立农村乡一级文化站66个,集镇文化中心11个,占全市92个乡的82%;已建立村文化室近500个,占全市819个行政村的61%。这些乡、镇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创建,对于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活跃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乡、镇经济建设,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推广经验,达到"六、五"计划提出的"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要求,提高县、区、乡(镇)建站速度,现将永登县连城镇文化站开展活动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借鉴。在民(民和)门(门源)公路两侧,大通河东畔有一个小镇,这里自然条件较好,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交通便利,人口居住集中,是兰州市新开辟的吐鲁沟风景区和古迹鲁土司衙门旅游点。永登县连城镇文化站就设在鲁土司衙门东南角小偏院内,占房15间,有工作人员二人,一老一少配合默契。内设"六室"(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游艺室、电影放映室,电视接收室),"一场"(小体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