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渔业》 >可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对乌鳢营养组成、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可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对乌鳢营养组成、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

为了解可控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对乌鳢营养组成、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乌鳢(Channa Argus)(TW)作为对照,比较了其与可控式集装箱养殖乌鳢(JW)在肌肉营养组成(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组织形态(肌肉、肠道)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两种养殖模式下乌鳢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两种养殖模式的乌鳢肌肉检测出了16种常见氨基酸,其中TW组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JW组(P0.4,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ω-3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比值TW,P<0.05).两组养殖模式中,TW组乌鳢的肌纤维比JW组的更细,体现为密度大、直径小,肌间脂肪高于JW组,表明TW组乌鳢肉质口感更好.而JW组乌鳢肌肉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更大,表明JW组乌鳢运动量较大,生长更快.JW组乌鳢肠道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TW组,表明JW组乌鳢肠道对营养的吸收更好,且能更好的保护肠道健康.JW组乌鳢的肠道皱壁相比TW组更宽,隐窝更深,表明JW组乌鳢肠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高.两种养殖模式下乌鳢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有显著差异(P<0.05),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梭菌科(Clostridiaceae_1)在JW组乌鳢肠道中丰度最高,是JW组的肠道优势菌群;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梭杆菌科(Fusobacteriaceae)在TW组乌鳢肠道中丰度最高,是TW组的肠道优势菌群.研究结果从多个角度评价了新型集装箱控制养殖模式对乌鳢品质的影响,为集装箱养殖模式的技术创新和水产养殖模式改进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渔业》 |2021年第5期|573-585|共13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 510006;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 关键词

    乌鳢; 可控式集装箱养殖; 营养成分; 微观组织结构; 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