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科学》 >东、黄海2000年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东、黄海2000年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摘要

根据2000年12月~2001年1月东、黄海冬季底层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 716.72 kg,395 796尾,138种.其中,暖水种(WW)居第1位,有81种,占60.00%;暖温种(WT)次之,有53种,占39.26%;冷温种(CT)最少,只有1种,占0.74%.全调查海域的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QIRI大于500)有5种:带鱼、黄鲫、发光鲷、小黄鱼和鳀;与历史资料相比,优势种个体变小、有被小型鱼类更替的趋势.以质量计算的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W,种类均匀度指数J'W)呈现由北至南逐渐递增的趋势,而以尾数计算的多样性指数(H'N,J'N)呈现东海北部最高,东海中部次之,黄海南部最低的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中除种类丰富度指数(D)与水深、海水表温、表层盐度都呈显著性正相关外,而其它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前述3种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东海北部和中部渔获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指数都无显著性差别.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科学》 |2007年第10期|19-24|共6页
  • 作者单位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青岛市黄岛区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青岛,266500;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资源增殖和种群结构;
  •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