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新疆牧场牛潜在人兽共患病原菌调查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新疆牧场牛潜在人兽共患病原菌调查

         

摘要

目的 调查新疆牧场规模化养殖牛携带的细菌多样性以及潜在细菌性人兽共患病致病菌种类,为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人兽共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新疆地区规模化养殖牧场牛群,同时采集牛鼻咽拭子和牛肛拭子样品,提取全基因组DNA进行宏基因组分析.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采用比对Minikrakenv2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地区牛携带的微生物菌群及其潜在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 宏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牛样品中微生物菌群均以细菌为主.不同类别牛样品比较发现,牛肛拭子样品和牛鼻咽拭子样品均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占主导地位,但两种类别牛样品的优势菌属各不相同,两者共有的优势菌属为异壁放线菌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样品中共发现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空肠弯曲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多杀巴斯德杆菌等9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其中大部分都是食源性细菌性致病菌.PCoA和ANOSIM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样品、两个地区牛携带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及潜在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规模化养殖牧场牛鼻咽拭子和牛肛拭子样品携带的细菌结构均呈现较丰富的多样性,并检出了以食源性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和疾病传播隐患.

著录项

  • 来源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53-258|共6页
  •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省衡阳市42100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2206;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省衡阳市42100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2206;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832003;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省衡阳市42100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220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832000;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83200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8320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220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22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疾病的调查与统计;
  • 关键词

    牛; 细菌多样性;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人兽共患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