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真菌群落组成与菌害成因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真菌群落组成与菌害成因

         

摘要

[目的]确定壁画病害真菌群落组成,解析影响病菌发生的关键环境因子,为墓室壁画的科学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无菌解剖刀分别采集白色霉变与无明显霉变壁画样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病害真菌微观形态特征;通过提取样品基因组总DNA、扩增真菌ITS区、构建克隆文库、测序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等技术研究壁画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特点;结合温度与相对湿度监测,分析诱发壁画霉变的环境成因.[结果]霉变壁画表面有大量菌丝体,分生孢子大小为(1.5-2.0) μm×(1.0-1.5) μm.霉变壁画克隆文库序列分别与NCBI数据库中白色侧齿霉属(Engyodontium)和支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白色侧齿霉菌(Engyodontium album)为优势病害菌(98.1%);无明显霉变壁画克隆文库序列分别与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假丝酵母属(Candida)、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白色侧齿霉属真菌高度相似,无绒毛青霉菌(Penicillium laeve)为优势菌(77.4%);所有文库序列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监测期墓道下部环境温度在-0.3-17.6℃之间波动,相对湿度长期在80%-100%之间变化.[结论]霉变与无明显霉变壁画中真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白色侧齿霉菌是引起墓道壁画霉变的主要病害菌;墓道下部相对湿度常年较高是诱发壁画霉变的关键环境因子;有必要开展壁画菌害区域的抢救性防护,并实施一定的环境控制措施以保护该考古遗址古代壁画.

著录项

  •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第3期|479-487|共9页
  • 作者单位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 甘肃敦煌736200;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敦煌736200;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甘肃敦煌736200;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山西太原030000;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山西太原030000;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 甘肃敦煌736200;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敦煌736200;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甘肃敦煌736200;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敦煌736200;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甘肃敦煌736200;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敦煌736200;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甘肃敦煌736200;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 甘肃敦煌736200;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敦煌736200;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甘肃敦煌736200;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墓室壁画; 霉变; 克隆文库; 群落结构; 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