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明日风尚》 >浅谈国家级非遗“泸州分水油纸伞”的“生产性保护”

浅谈国家级非遗“泸州分水油纸伞”的“生产性保护”

         

摘要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泸州分水油纸伞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钢架伞与布伞的普及,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本世纪初,泸州分水油纸伞被纳入企业集体生产,建立完整的艺人谱系,制作工艺得到传承,并以市场为主导,应需而变产生了新形式,开始焕发生机。这种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实现油纸伞技艺传承的方式,正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模式。因存在艺人队伍老龄化、产业化风险等一系列问题,油纸伞的传承遭遇诸多危机,急切需要认真解决和破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