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语文》 >清末北京儿歌语音象似修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北京儿歌》与《孺子歌图》为例

清末北京儿歌语音象似修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北京儿歌》与《孺子歌图》为例

         

摘要

语音象似为象似性的表现方式之一,指的是借助书面语的视觉效果来传达某种听觉效果,在语言使用中的集中体现便是拟声词的运用。儿歌作为一种综合性文本,除具有文学性外,也具有音乐性。其音乐性的体现,除诗歌本身的韵律外,还包括语音象似的运用,具体则表现为拟声词。由于汉、英文化的不同,对声音的具体摹拟方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通过拟声词的翻译可以充分体现译者的翻译风格。以意大利人威达雷收录的北京儿歌集《北京儿歌》与美国人何德兰收录的《孺子歌图》为例,对清末北京儿歌中拟声词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比较研究来窥探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