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现代医家治疗过敏性鼻炎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现代医家治疗过敏性鼻炎用药规律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现代医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药规律,为今后医家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2010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医案,采用Excel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数据透视表对药物、剂量、功效、性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运用Weka 3.8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AS 9.2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varclus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医案319篇,药物279味,使用频率≥1%的药物30味,排名前5位高频药物为辛夷、防风、苍耳子、黄芪、白术.②按药物功效分类,使用频数较高为发散风寒药和补气药.③药物药性以温热类为主,药味以辛、甘为主,归经以肺、脾为主.④按数量分类高频药物常用剂量以10 g为多,除蝉蜕、五味子外,其余均在《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之内.使用频次最高的发散风寒药常用剂量除细辛外均为10 g,其次补气药常用剂量黄芪30 g、党参15 g、山药20 g或15 g,均多于其他药物.⑤在药物配伍中,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配伍最多的药对为苍耳子-辛夷、药组为防风-白术-黄芪;varclus聚类分析显示共聚为9类,分别为细辛-麻黄-附子-柴胡,茯苓-党参-山药,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等;因子分析显示共提取10个公因子,分别为桂枝-白芍-大枣-生姜、辛夷-苍耳子-白芷、黄芪-白术等.结论 当代医家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选用药物多以发散风寒药、补气药为主,性味以辛温为主,归经以肺、脾为主,常用剂量基本在《药典》规定范围之内,通过药物配伍规律分析提示玉屏风散、麻黄细辛附子汤、苍耳子散、桂枝汤为治疗过敏性鼻炎常用方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