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五四”戏剧论争后《新青年》派态度趋缓现象再思考

“五四”戏剧论争后《新青年》派态度趋缓现象再思考

         

摘要

“五四”戏剧论争中,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为代表的《新青年》派对以张厚载、马二先生为代表的保守派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而随着“五四”戏剧论争落潮,《新青年》派态度由偏激转向缓和。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梅兰芳访日演出、访美消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梅兰芳访日演出、访美消息的传播,使人们肯定了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但这不是《新青年》派态度转向缓和的重要原因,《新青年》派态度的转变主要是政治环境重心的变化以及戏剧改革的推动等主客观原因所致。同时,态度缓和并不意味着态度的转变,由历史发展的线索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戏剧论争背后对待旧剧的核心批判态度并未改变,其态度的急缓是由社会现实的需要所决定的。这一持续性的一贯态度也正说明了“五四”戏剧论争批判旧剧的意义与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