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与锚链

         

摘要

锚是舰船在非港口海域停泊时必不可少的一种装置。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和古埃及人在船上就安装了锚,不过当时的锚是一块大石头,中间凿了一个孔,然后用缆绳将它系住,需要停船时,将后抛入水中或岸上,船就可以停泊下来。这样的锚在中国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名称——碇,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汉语中的"锚"和"碇"是并列组词使用的。在青铜和铁器得到广泛使用后,金属一开始也没有用在船锚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后制船锚仍然流行于地中海地区,在今天的欧洲,有的地方的渔民仍然使用这种古老的锚。最早的铁锚是公元前600年小亚细亚的航海家、哲学家阿拉哈西斯制造的。他制造的铁锚实际上是一个有铁爪的弯钩。到了18世纪,制锚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1821年,英国的霍金斯设计制造出带锚链的有爪铁锚。锚臂的形状使得有爪铁锚能自动朝下钩住水底,不必去晃动锚杆。1933年,英国人泰勒发明了一种犁锚,他在锚端装有一个双犁铧,其钩爪抓力是普通锚的两倍。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锚的体积和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舰船的大型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