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汉代以来著名医家治疗水肿的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汉代以来著名医家治疗水肿的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汉代以来13位著名医家对水肿医案及论述的数据挖掘研究,以期对临床治疗水肿,及研发中药新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汉代以来13位著名医家对水肿的论述及医案共209条(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2.5"对水肿的方剂用药规律进行证候统计、对药、角药、药物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与新方发现。结果:水肿证候最多的是阳虚水泛证(53次,25.36%),水湿浸渍证(47次,22.49%),瘀水互结证(36次,17.22%);最常见单药是茯苓(96次,45.93%),白术(72次,34.45%),陈皮(71次,33.97%);其中最常用的对药是白术-茯苓(53次,25.36%)茯苓-泽泻(49次,23.44%),陈皮-茯苓(43次,20.57%);最常用的角药是白术-茯苓-泽泻(32次,占15.31%);关联度高的药物组合有猪苓->泽泻(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9286);得到44组3味药的核心组合;核心药物为:茯苓、白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得到治疗水肿的22个新候选处方。结论:提示今后研发治疗水肿中药新药时,(1)证候优先考虑阳虚水泛证;(2)单药优先考虑茯苓;对药优先考虑白术-茯苓;角药优先考虑白术-茯苓-泽泻;(3)配伍优先考虑:猪苓配伍泽泻等;(4)核心方剂优先考虑:茯苓、陈皮、厚朴等;(5)新候选方优先考虑:白芍、桂枝、川楝子、细辛、干姜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